2016/7--2017/1:PE双壁波纹管、PE内肋管、PE牵引管配方降成本
项目描述:
在技术性能完全符合行业或市场领先标准的前提下,通过试验设计,建立各项技术指标与配方成分定量关系复相关系数接近于1的多元二次回归拟合方程,经计算机嵌套循环计算,确定符合客户要求的最优性价比的生产配方。
该系列配方的研究,所采用的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是数论方法在科学试验与工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属于“伪蒙特卡罗方法”的范筹。同曾在我国科学工作者与技术人员中普及过的“优选法”和 “正交设计”法相比,这是一种先进的试验设计方法,适用于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设计场合。均匀设计用空间中均匀散布的点集来代替蒙特卡罗方法中的随机数,所获得的样本比正交设计所对应的样本要均匀,所以用它来安排试验会得到更好的结果。这种试验设计方法,让试验点在高维空间内均匀分散,使有限的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可大幅度减少试验次数,在科学试验与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3--2012/8:PVC双壁波纹管配方降成本
项目描述:
通过界面相容剂改善PVC树脂与钙粉的界面作用,提高产品的冲击试验和环柔试验性能。
公司前期配方的PVC双壁波纹管主要在冲击性能上表现不足。
该项目通过优化内外润滑分配、引入界面相容剂、固体增塑剂,改善了物料塑化速率,增大钙粉填充量,在明显降低配方成本的同时,产品力学性能(冲击试验和环柔试验检验性能)也获得显著改善,产品投入产出率显著进步,达同行业领先水平。
2008/11--2008/12:双壁波纹管波形与环刚度设计参数优化
项目描述:
建立由双壁波纹管波形结构尺寸计算产品环刚度的数学模型,指导生产调试过程的波形成型尺寸优选和配方原料弹性模量特性优选,使产品米重和技术性能达到优化平衡,获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政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排水排污管材作为市政管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污水排放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淘汰混凝土管乃至铸铁管、陶瓷烧制管等已是大势所趋,发达国家已从法律上禁止使用这些具有污染性的管材。中国也将与国际接轨。PE双壁波纹管依赖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排水排污领域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双壁波纹管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参数是环刚度。在达到使用要求的环刚度下,如何使单位长度管材的重量最小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各国研究双壁波纹管的核心点。波纹管性能的优劣是由波形决定的。对于设备厂家来说,必须掌握环刚度的计算方法并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算手段才能确保波形成型模具的优化设计;对于波纹管材厂家来说,掌握波形设计尺寸与环刚度的计算,有利于鉴别不同设备厂家波形设计的优劣,以及在管材生产时,指导控制产品壁厚分布,进而控制米重与性能的优化平衡。
该项目建立的双壁波纹管波形设计参数与环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经大连三垒双壁波纹管生产线Φ225~800 PE双壁波纹管生产实际验证,环刚度和米重计算结果与产品实际检测结果一致,发挥了对生产调试过程的指导作用。
以该项目数学模型编制的计算程序计算出的波纹管波形优化参数,可以用来指导有模具加工能力的管材生产厂家,自主优化改进波形成型模具的波形结构尺寸,更良好地适应客户的需要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2008/3--2008/6:PE水管降成本
项目描述:
在技术性能达到国标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塑料管市场应用量最大的领域是排水排污管,超过了塑料管总用量的50%。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水的资源化及第二水资源—经过处理的污水的开发利用。他们建设了一个庞大的、遍布城乡的排水、排污管道系统。不仅生活排水、工业排水要进入这个系统,大部分雨水也需要通过这个排水系统来输送和收集,最终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在公司前期的PE水管生产中,由于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产品逐渐丢失市场竞争力,急需降低成本,以满足经营需要。
采用配方料代替单组分原料生产PE水管,要使产品各项技术性能保证达到国标要求,就需要解决材料短期强度和长期强度同时达标的问题。
PE配方料的短期强度容易检测和表征。
该项目通过研究PE配方料长期强度的检测标准和表征技术,依据各种不同牌号的聚乙烯原料、再生料的结构、性能与应用特性,以及各种不同功能助剂的改性作用特性,通过系统性的配方试验,获得PE复合材料分级使用配方,实现了保障产品各项技术性能符合国标,材料成本下降约1400元/吨的经济目标。
该项目的完成,使公司的PE水管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08年公司在以前年度主导产品PPR管材销售遭遇严重萎缩的局面下,依靠PE水管产品崛起的销售量和利润水平,完成了全年总的销售产值和利润计划。
2007/12--2008/6:埋地排水排污用PE缠绕结构壁管材降成本
项目描述:
在技术性能达到国标要求的前提下,使成本降到市场上较低的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双重竞争力。
市政市场在排水管材的应用和选择中,塑料埋地排水排污管正在不断取代金属及其它传统材料的管道,发展十分迅速,并成为一种趋势。
与其它塑料管相比,PE中空壁缠绕管以其独到的工艺方法和产品特性,在市政领域具有特定的竞争优势:
1).管材的直径跨度大,内径200mm-3000mm都可生产。而由于成型工艺和设备的限制,实壁管和双壁波纹管一般只能生产外径800mm以下的规格。
2).抗冲击性能好。在落锤冲击试验中,中空壁缠绕管比波纹管的抗冲击性至少提高一倍以上。
3).中空壁缠绕管可承0.2Mpa的内部工作压力,而波纹管则无压,因此闭水效果比波纹管要好。
4).特别的,中空壁缠绕管可以进行非开挖牵引施工。在过桥、过路、过低层房屋、过河等条件复杂困难而不便于开挖的情况下进行管道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价值,而这是波纹管等无法替代和做到的。
基于如上所述的技术性能优势,PE中空壁缠绕管具有实在的市场需求。
在公司前期的生产中,由于配方成本居高不下,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急需降低成本,以满足经营需要。
该项目通过对产品断面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和开发缠绕管专用料优化配方两个方面从技术上解决缠绕管性能和成本问题,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参数使设计的性能和成本得到实施。
该项目的完成,使公司的PE中空壁缠绕管产品成本降低了约2200元/吨,技术性能稳定符合国标,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006/1--2006/6:卫生级PVC-U管材胶粘剂
项目描述: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比铸铁管节能70%左右,降低安装费50-70%,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VC-U管广泛应用于建筑排水系统、化工管道系统、自来水引水和供水工程、农用喷灌系统及水产养殖系统。在管与管、管与管件的连接中,除了可采用焊接、承插密封圈或发兰连接等外,采用胶粘剂粘接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关于PVC-U溶剂型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有过许多报导。徐国平“PVC-U管用胶粘剂的制备”介绍了以含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烯的混合溶剂溶解、分散过氯乙烯粉、改性助剂和填料制得的PVC-U管道用胶粘剂,具有优良的粘接强度;丁苏华 “PVC-U管材胶粘剂”介绍了以含二氯乙烷的混合溶剂溶解、分散树脂主料和助剂制得的PVC-U管材管件粘合剂,具有初粘强度高、成本低、易于施工、快速固化等特点;褚衡”改性硬质PVC胶粘剂的研制”介绍了以含二氯乙烷、三氯乙烯、环己酮、二甲苯的混合溶剂溶解CPVC和改性剂制得的硬质PVC溶剂型胶粘剂超过了国内同类产品的性能;胡爱珠“PVC-U管材胶粘剂的研制”介绍了以含二氯乙烷和环己酮的混合溶剂溶解PVC/CPVC主体材料和增粘树脂制得胶粘剂的最佳配方。
上述这些对胶粘剂的研究,由于制备工艺简便,粘接强度较好而被生产应用,却忽略了对溶剂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毒性的认识,环己酮虽在25ppm的气氛下刺激性小,但在50ppm以上时就无法忍受,由于挥发慢,致使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跑冒滴漏处会刺激性强烈而持久。溶剂毒性的缺陷制约了这类胶粘剂的推广应用。
该项目正是为了克服上述胶粘剂在PVC-U管材制品应用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优化选择混合溶剂的品种和配比,同时达到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减轻嗅味的目的,为市场提供一种用于PVC-U塑料管道系统粘接的低毒性、高性价比、溶剂型胶粘剂。
该项目以PVC/CPVC粉料为基础树脂,柔性聚合物为增韧改性树脂,添加触变剂、填充剂、抗氧剂,采用卫生级混合溶剂,产品具有嗅味轻、固化快、初粘力高、剥离力高、冲击性好的优点,技术性能达到国标,卫生性能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
该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用于硬聚氯乙烯塑料管道系统粘接的低毒性溶剂型胶粘剂”,专利号:ZL200610035322.5。
2003/9--2005/12:新型无毒PVC热稳定剂
项目描述:
热稳定剂是PVC制品中的最重要助剂之一。随着PVC行业的迅速发展,PVC热稳定剂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助剂产业。
在PVC热稳定剂中,铅盐类热稳定剂以其价廉及优异的热稳定性,一直以来就是PVC热稳定剂中的主要品种。然而,铅是典型的多亲和性毒物,在体内具有蓄积作用,在血液中形成盐基硫酸铅,并以稳定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内,对各种组织都具有毒害作用。目前,任何国家都不允许采用铅盐类作为食品包装PVC塑料的热稳定剂使用。近年来美国饮用水含铅允许量由5mg/l下降至1.5mg/l,欧洲从2003年开始限制饮用水铅含量从50μg/l降至25μg/l。因此,无毒化、环保化标准必然成为PVC热稳定剂发展的主要方向。
迫于卫生和环保方面的压力,世界许多PVC热稳定剂公司都在积极开展无毒热稳定剂的开发和研究。基于钙锌稳定剂无争议的卫生性,钙锌已成为复合稳定剂中最活跃的领域。世界著名的热稳定剂生产商均有该类产品推出,如Akcros公司的Akcrostab CZ系列、Barlocher公司的Baropan系列、Ferro公司的Ezn-Chek系列、Henkel公司的Stabiol CZ系列、Sun Ace公司的SAK-CZ系列、OM Group公司的Plastistab系列、Witco公司的Mark系列等。
由于进口钙锌价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推广不易。
国内前期推出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其稳定效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与国内同行相比,本项目的创新点在于:
1)利用丰富的区域资源优势,将环氧化合物和锌皂两种热稳定机理融于一个化合物中,合成一种新型锌化合物主稳定剂;2) 以计算机辅助试验设计手段,选用具有良好协同作用的辅助组份,使配方具有灵活可调的塑化时间和平衡扭矩,方便适应于各类不同型号和不同新旧程度的生产设备,有利于应用推广;3)以一种多元广义线性拟合的数学方法,表述复合稳定剂的热稳定效应,根据市场原材料性能和价格波动,指导配方及时调整,
有利于取得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成本和技术优势。
该项目获得的成绩和荣誉: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编号:2004EB031170;两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一种制备有机稀土化合物的方法”,专利号为:ZL200410027558.5;“环氧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复合锌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为:ZL200410051729.8;获得佛山市顺德区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证书号:SD2006-3-R185。
2001/2--2003/4:溶剂型橡胶压敏胶粘剂
项目描述:
美纹纸胶带用溶剂型橡胶压敏胶。
美纹纸胶带常用于建筑装修、电子、汽车等行业需要喷涂时的保护压敏胶带,在不需要加工的被保护表面包复一层压敏胶粘带,使其不受侵污。
作为加工工艺用保护胶粘带,既要粘得快,贴得牢,又要容易撕去,并且在被保护的表面不能有残留。这就要求胶粘带四项力保持平衡:
初粘力<剥离力<内聚力<粘基力
该项目以天然橡胶弹性体为主要原料聚合物,复合使用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入树脂增粘剂和其他系列添加剂,如增塑剂、填充剂和抗氧化剂,产品成本低、初粘性好、剥离强度高、具有卓越的粘合结构、良好的高低能量表面粘附性,能在多种材料表面应用。经过两次重大技术改进的产品质量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市场上,市场份额稳定,企业经营步入良性循环。
2000/9--2000/12:十万吨/年烟草专用复合肥项目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
项目描述:
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又称集散控制系统、总体分散控制系统,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控制系统,目的在于控制和管理工业生产过程。
它吸取了计算机集中控制和常规模拟仪表分散控制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将通讯、计算、控制、屏幕显示结合为一体,能方便地改变控制模式,实现各种复杂控制,同时,故障引起的危险被彻底分散,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分布式控制系统一般由基本控制器、操作站、过程单元接口、数据高速公路和高速数据通迅指示器等部分构成,每一个基本控制器只控制几个回路,所以万一某个基本控制器出故障,也只影响那几个回路,使危险性分散。而由上位机—更高一层的计算机,实现集中监督、管理及最佳控制。
分布式结构消除了导致全局性故障的结点,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宜昌金叶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十万吨/年烟草专用复合肥”建设项目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DCS)的成功安装调试,使该系统成为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质量最可靠的单位工程之一。
1993/2--1993/9:汽车起动用胶体蓄电池
项目描述:
铅酸蓄电池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电压特性平稳、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且可再生使用及造价低廉等优点。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通讯、电力、铁路、矿山、港口、国防、计算机、科研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的用量迅速增加,大约占到整个铅酸蓄电池用量的70~80%。
胶体蓄电池是对液态电解质的普通铅酸蓄电池的改进,用胶体电解质代换了硫酸电解液,在安全性、蓄电量、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较普通电池都有改善。
同汽车起动用传统的开口富液式蓄电池相比,具有多项优点:
1、大电流起动能力与开口富液式蓄电池相当,但可延长使用寿命1倍以上;
2、自放电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同样的硫酸纯度和水质情况下,存放时间比开口富液式蓄电池延长1倍以上;
3、胶体蓄电池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极板抗硫化性能强;
4、胶体蓄电池在严重放电情况下的恢复能力强;
5、胶体蓄电池抗过充能力强,同样反复进行数次过充电试验,胶体铅酸蓄电池容量下降得较慢,铅酸蓄电池因耗水过快,其容量下降显著;
6、胶体蓄电池后期放电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7、胶体蓄电池不会出现漏液、渗酸等现象,逸气量小,对环境危害小。
该项目由于在胶体电解质配方、灌装方法、充电工艺、新材料选择等方面都研究制定了一套优化的工艺流程,产品性能得到了良好的发挥,生产质量很快得到明显改善和稳定,技术和销售在市场上独树一帜,重塑市场形象,销路畅通。
1989/1--1991/12:水基无毒合成金属切削液
项目描述:
在宜昌市化工研究所工作期间,为适应当时宜昌及周边市场机加工行业对金属切削液的大量需求,主持研制了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份、复合添加极压润滑剂、阳极缓蚀剂、气相缓蚀剂、防霉剂等辅助成分的无毒、水基、合成切削液,该产品具有良好平衡的润滑、冷却、清洗、防锈功能,在湖北轴承厂进口的当时最先进的意大利Famir公司80m/s高速精密磨床上通过一个月连续上机试验后,在包括湖北轴承厂、宜昌纺机厂、宜昌柴油机厂、宜昌钢球厂、宜昌船厂、宜昌四0三厂、宜昌叉车厂、红光港机厂等多家机械行业企业的车床、磨床上进行了推广应用,技术上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